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杏坛资源 >> 学法方法 >> 内容

高考状元的成长之路丨带你领略不一样的阅读学习心得!

时间:2017-09-27 13:57:08 点击:

  核心提示: 我读的书很少,只有三类:第一是科学读物,我痴迷于未知世界,令我的想像能有足够的空间;第二是史书及评论,人们说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位大家对话,然而读一本史书则可以与几百位历史名人深刻交流;第三则是名著。读...

我读的书很少,只有三类:第一是科学读物,我痴迷于未知世界,令我的想像能有足够的空间;第二是史书及评论,人们说读一本好书是与一位大家对话,然而读一本史书则可以与几百位历史名人深刻交流;第三则是名著。读好书读名著,将所读的文字化作你想要的,读成自己的,这本书才算读过了,才算读懂了。


长久以来我不知道这种阅读的道路是否正确通向何处。但高考时的语文状元也许证明了些什么。而最新高考语文考纲出来了,变化不小,有的做的只是细化的工作,最夺人眼球震撼人心的应该是这两条:


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选考变为必考


这份修改一出来,哭了许多人,大部分人哭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变化的东西细读起来其实很多,而变化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面来讲,我们心知肚明。我们内心只怕大多数人都知道,语文不是只争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事物。区别语文能力的是什么呢?在考试,有的时候区别语文能力的是书写的工整,有的时候是语句的畅达,有的时候是读文学类文本时的一滴热泪,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

 

在两种阅读文本仅作选考要求的时候,绝大部分的考生选择的是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筛选信息的能力与逻辑思维的能力上。相较而言实用类文本更容易走套路,得出的结论也更单一明确。



这份修改一出来,哭了许多人,大部分人哭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变化的东西细读起来其实很多,而变化的原因从某种程度上面来讲,我们心知肚明。我们内心只怕大多数人都知道,语文不是只争一朝一夕能成功的事物。区别语文能力的是什么呢?在考试,有的时候区别语文能力的是书写的工整,有的时候是语句的畅达,有的时候是读文学类文本时的一滴热泪,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

 

在两种阅读文本仅作选考要求的时候,绝大部分的考生选择的是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筛选信息的能力与逻辑思维的能力上。相较而言实用类文本更容易走套路,得出的结论也更单一明确。




也许要有人说是天赋的问题了,但是这是一种能力。关于文学的能力,因为仅读懂文字表面意义的人无法建立与作者情感的链接,也就难以鉴赏文本的思想情感,就更不用谈表达的问题了。


如果说2015,2016年考纲的主要变动在于作文,那么2017年则向阅读动了大刀。从对语文输出能力的细化,终于准备动刀到语文的根基上了。考场上直接的表现是额外增加了1700字的阅读量,考场外的要求则由“文学类文本的鉴赏能力”与“古代文化常识”作为一个代表,将学生的阅读面,开拓到纪传文学、说明文议论文、通俗流行小说以外,更广阔的文学的另一部分世界。那一个世界,有一度被忘却的部分关于鉴赏能力与感悟力的语文素养。

 

新的部编本教科书也出来了,在选篇上,古文、诗词的增多是一种响应考纲修改的相当直观的表现。而温敏儒教授所得意的其中一个设计,关于阅读的“精读、泛读、跳读”等阅读方法又从方法的角度上印证了新时代新思考下对于阅读的重视。



我看到新教材中初中语文关于阅读方法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些久远的自豪,毕竟在我翻遍全书架上的历史小说的时候便有人问过我,你的阅读速度为什么那么快,看的那么快看完后还会记得吗?

 

那时我就能回答,“我是跳读”。如果我拿到一本陌生的书,比如说《红楼梦》。我会先用三点阅读法,就是开头一点,中间一点,结尾一点,发觉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大家族由盛转衰的长篇作品。觉得有意思,就先自己猜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衰落?再去从头到尾地阅读,通篇的架构了解了以后,自己的猜想也能得到证实,不合理的猜想也能得到修正,还能进行对比。如果觉得这本书仍然有意义,再去第三次读第四次读,这时就是抓细节的精读了,比如《红楼梦》中读个一次两次看不懂的诗句,再去体味其中的优劣。这时的读书我是知道最后的结果的。在读的过程中书中的线索与世界与我脑海中为其构建的线索与世界反复对比修正。你说这样一本书我读完了,我记不记得?


读书的方法向来是因人而异的。我的这种读书方法受到过无数次的质疑。这些质疑包括:一本书像你这样读四五次,为什么不在第一次的时候就仔细读认真看抓细节?不然读这么多次不是浪费时间?又或者是,大家总说伟人读书都是认真仔细地看,认真在旁边留下批注的,作读书笔记的,你读完书书上空空如也没有一点笔记是不是不合适?



我大致上还算是一个愚钝的人。不过还算了解发展变化的道理。这世上聪明者大有人在,这些聪明的人可以花足够的时间徜徉在细节织就的文学锦绣之上,并在最后还原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与架构出来。而我只是习惯先搭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再慢慢往里面放东西。这方法也许一开始要花不少时间,但是熟练以后阅读的速度越来越快,回忆关键信息的能力越来越强,获取有价值的内容也得心应手。这种能力竟也十分适用于考试阅读上,快速浏览把握框架,根据题目再回去筛选信息,结合全篇与关键细节分析核心思想。而对于个人成长与语文素养的积淀也有它的意义。


问另外的阅读问题的主要是关于“我(或我的孩子)不爱读书,我理解我的孩子阅读名著上的困难,有些东西他们本来就是读不懂的”;另一类则是“孩子是去读书了,但是我觉得他就是把读书当做任务,读完就扔”。这样的问题确实我本人听了也觉得相当头疼。不愿意去阅读的问题其实是常见的问题,其中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举一个最近的例子。我身边也有一些不爱读书的朋友,其中一位是中大校友,是一个理科生。大概一个月前她对我说,如今她是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连流行小说也看不下去了。我十分诧异。她若是看不下去我这儿常摆着的《三国志》、《儒林外史》之类也便罢了,怎么连流行小说网络小说也看不下去了?


她说“这些小说太不符合逻辑,比如雪地上骑马。马不是温带动物么,冰天雪地的骑马不太可能吧?”我说万一人家骑的西伯利亚矮种马呢?那可是曾经能够被人类考虑带去开拓南极点的马。她说她不过是举了个例子,书里面不合逻辑的东西太多了,让人不想去看,倒不如不看了。我说读书总是有好处的:有的书人物塑造的不错,有的书世界观十分宏大,有的书叙事技巧十分新颖,这些看了令人耳目一新,是很有价值的。也许里面有些逻辑稍显奇怪,但可以暂时摒弃这些过于细节的东西。她想了想,说,这想法我知道,我看工具书就是这么想的,从里面挑选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



然而看工具书是带着目的寻求认同,读书方法是在他人构建的世界中发现美。这是实用类文本与文学类文本的区别,也是思维与鉴赏的区别,也是目前的遗憾。

老实说这位朋友的想法是十分冷静的,我才是过于感性的那个人。读书未能获取自己对于作者的信任,不能建立与作者的契约,那更多是作者的问题,也是现代流行小说的通病。可是因此便不去做广泛的阅读,放弃阅读名著,忘记去感知文字背后思想性的东西,那未免得不偿失。所以精读是阅读的能力,跳读更是阅读的能力。紧抓细节有利有弊,但是不应当顾此失彼。

 

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也许我们不必强调方法,但是不能忘记思考。这是我们看到考纲修改后应当抓住的东西:不要忘记语文的思考。

 

实则语文,不过就是“语文”。思后语之,文而化之。把思考到的说出来,把看到的化为你自己所有的,这才是语文的道路和方向。我们也许不必强求一致的方法,但是一定不能忘记思考。

作者:不详 来源:网络
共有评论 0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教育杏坛(www.edu910.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zm8284@126.com 站长QQ:734875680 浙ICP备14012759号
  • Powered by laoy! V4.0.6